站內搜索

盧禮杭,1969年10月出生,廣東普寧人,中國珠寶平臺運營模式開創者,現任深圳市水貝珠寶有限公司總裁,同時擔任中國企業家聯合會理事、中國珠寶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市僑聯常委、深圳黃金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羅湖區總商會會長等社會職務。
20多年來,盧禮杭致力于中國珠寶產業化的探索和實踐,不斷引領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從平臺運營模式的創建到珠寶“總部經濟”項目的發展再到中國珠寶國際化進程推進,不斷引領中國珠寶產業向高端化發展,其領導的水貝珠寶高舉“共贏合作、創新服務”的旗幟,聯合水貝片區企業及跨行業合作發展,立足產業建設,帶動了產業集聚地的形成與企業的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珠寶產業化道路,其掌舵的水貝珠寶已成功位居中國珠寶行業領軍地位,也成為踐行中央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號召的典型企業之一。2012年,盧禮杭受邀出席廣東省僑資企業轉型升級經驗交流大會,并向全省推廣在產業轉型升級、市場細分建設、企業競爭優勢培育等方面的先進經驗,為中國珠寶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1987年,盧禮杭開始涉足珠寶行業,進入國營珠寶企業——深圳市藝華珠寶首飾有限公司,成為一名學徒工,那時的盧禮杭勤奮好學、精力旺盛,且有一種愛鉆研的精神,很快便掌握了各類首飾的制作工藝,成為公司的技術骨干。在隨后10多年時間里,盧禮杭先后在生產、銷售、行政、財務等多個部門歷練,努力學習一切知識,掌握運營企業所需技能。這一時期的努力,為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上世紀90年代末,國企改制風起云涌,盧禮杭迎來人生中第一次嚴峻的考驗:在鐵飯碗和自主創業兩者間陷入了徘徊。盧禮杭在既缺乏資金,又沒有其他方面支持的壓力下,毅然選擇了創業,于2000年創辦了雅諾信公司。這一次的抉擇同時也決定了盧禮杭未來的人生。
創業之初的盧禮杭雖躊躇滿志,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使得公司運作舉步維艱。然而,盧禮杭并沒有灰心泄氣,而是憑借不服輸的品質和誠信的經營理念,開始了雅諾信最原始的積累。他和他的團隊雖僅僅經營著一家小作坊式的企業,但他們上下一心,對每一筆訂單都倍加珍惜,期待著美好的明天。伴隨著2000年之后珠寶產業翻天覆地的變化,盧禮杭以其大力倡導的“以人為本、誠信經營、品質至上”經營理念,使雅諾信在短短兩年內員工從50名擴大到1500人,廠房由不足500平方米擴展到近10000平方米,經營范圍涉及珠寶、禮品、房地產、通訊等領域的大型國內一流集團化珠寶企業,成為深圳珠寶企業中的翹楚。
然而,深圳乃至全國的珠寶行業隨之出現的便是如火如荼的同質化競爭。經過充分調研分析,盧禮杭認識到,雅諾信只有不斷求變,才能不被擠出圈子。而經營策略的創新,則關系到企業能否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把握和統籌企業未來的方向。盧禮杭毅然把目光投向了當時并不被廣大珠寶商看好的時尚銀飾。他敏銳地發現,當時深圳乃至全國的銀飾幾乎都是以傳統銀飾為主,時尚銀飾市場尚處空白,這塊蛋糕一定會給雅諾信帶來新的希望。他在珠寶行業率先引進國外銀飾生產線和技術工藝,大量開發生產時尚銀飾品。在不斷探索和創新中,成功開辟了時尚銀飾這片藍海,使銀飾在中國的生產制造呈現出嶄新的局面,加快了銀飾產業經濟發展方式改變,讓銀飾行業迎來新的增長極,從而為整個珠寶產業的繁榮發展又增添了一筆濃重的色彩。
時光荏苒,盧禮杭與珠寶行業結緣已有25年,創業以來,他時刻在警醒自己,公司的發展不能走老路,否則就將陷入死胡同,一定要在各個環節不斷創新發展。盧禮杭的創新不僅僅體現在技術環節上,更運用在了人才管理以及經營模式上。在從事珠寶行業的過程中,他發現國內珠寶產業的經營模式較為落后,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相適應,特別是珠寶企業“前店后廠”的傳統格局,對珠寶行業的采購、交流、品牌打造等十分不利,于是盧禮杭便萌生了創建大型珠寶專業市場的想法。隨后,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市場調研和與專家的交流探討上,在一系列分析研判之后,他認識到,通過整合珠寶專業市場資源促進產業升級,將是珠寶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2004年,盧禮杭投資興建了國內首個珠寶專業交易市場——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該中心采取專業平臺的營運模式,集珠寶交易、信息交流、展覽展示于一體,打破傳統珠寶業“前店后廠”的經營格局,打造了珠寶產業的“公共信息平臺”,有效地整合了資源,進一步提高了行業的規模化、品牌化和國際化水平,使整個行業獲得了更快發展,規模化與集聚化效益不斷顯現,最終為水貝珠寶產業聚集基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為中國珠寶業的發展開辟了全新的經營模式。2008年,盧禮杭立足長遠戰略規劃開始搭建與打造“彩寶藍圖”,創建了國內第一個彩色寶石集散基地——水貝珠寶彩寶基地,成為中國最大的中國有色寶石專業交易平臺,成為中國彩寶文化推廣的平臺與窗口。
2011年,水貝珠寶在產業鏈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代表珠寶“總部經濟”的水貝國際珠寶交易廣場成為深圳市十大城市更新項目之一,為深圳珠寶產業轉型進一步開拓了城市發展空間,助推了深圳珠寶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2012年1月3日,在政協羅湖區四屆一次會議上,盧禮杭作為羅湖區總商會會長兼委員向大會提出了《關于搭建珠寶玉石首飾價格指數體系——“深圳珠寶首飾指數”平臺的建議》,引起了業內外共鳴。盧禮杭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研發建立珠寶玉石首飾價格指數體系——“深圳珠寶首飾指數”,進一步提升深圳珠寶產業在全國的龍頭地位,提高影響力和權威性,使“深圳珠寶首飾指數”成為國內珠寶行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通過“價格指數的設計、數據采集與處理、指數分析處理系統、指數發布、指數運維管理”等進行系統的規劃和構建,促使指數平臺能夠及時反映珠寶專業市場珠寶產品價格變化情況,綜合反映珠寶產品價格狀態和發展趨勢,成為珠寶市場不同時期價格水平動態變化趨勢的重要經濟指標,對行業內的市場交易、生產廠家制定價格策略、買家制定采購預算提供參考,從而提高深圳珠寶在全國珠寶市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做企業不但要創造財富,更要對社會盡責任,一個擁有先進科學企業文化的企業,必須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舉。”這些年來,盧禮杭帶領水貝珠寶在塑造公民企業形象、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方面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2008年,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盧禮杭帶頭捐款50萬元并向深圳的珠寶企業發出開展賑災大行動的倡議。通過連續五天不間斷的義捐、義賣、義演,共募得善款逾千萬元。僅水貝珠寶兩大交易平臺內的企業捐款額就達到近300萬元。2010年1月,盧禮杭在參加羅湖區“兩會”期間,從《深圳特區報》上看到劉建強的事跡后(注:劉建強是一位曾多次立功受獎的英雄刑警,后因公受傷高位截癱),當即與企業員工代表一起,帶著慰問金和慰問品上門看望,在全社會引起很大反響。此外,盧禮杭還定期組織員工到社區孤兒院、敬老院進行慰問,并為水貝珠寶片區困難家庭下崗人員提供就業機會和免費再就業培訓。2010年,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正在臺灣洽談業務的盧禮杭得知消息后,立即指示值班領導發起“玉樹,我們和你在一起”募捐活動,表達了集團全體員工對玉樹同胞的關愛之情。2011年6月,在廣東扶貧濟困日暨深圳慈善日和深圳社會慈善捐贈活動月現場,水貝珠寶捐款10萬元,為幫助貧困地區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解決溫飽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2011年1月,水貝珠寶在江西省井岡山市畔田希望小學舉行“千里送溫情”大型愛心公益助學活動。2012年,水貝珠寶“慈心善行寫大愛”走進河源市東星村,并開展“雙到”對口幫扶慈善活動,盡力改善當地居民的住房條件和生產狀況,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盧禮杭在珠寶產業道路上孜孜不倦之外,還積極投身祖國和平統一事業。自擔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以來,他積極參與統促會組織的一系列活動,隨中國統促會代表團赴哈爾濱參加第21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重海峽兩岸中小企業互助發展和文化經貿交流,并與臺灣工商社團、臺灣友好商會社團等增進交流和了解,進一步發揮經濟在密切兩岸關系、厚植兩岸同胞共同利益方面的橋梁紐帶作用;為海峽兩岸同心光明行慈善活動慷慨解囊,為這一慈善活動的持續開展貢獻了力量。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