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統一人間正道
“中國必須統一,中國必然統一”!在中華民族前所未有接近偉大復興歷史性時刻,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向往祖國完全統一的愿望和呼聲更加強烈、更加清晰。中國統一是兩岸同胞之福,也是地區與世界和平發展根本利益之所在,是文明與進步前進方向。
第一,中國統一天經地義。1986年9月2日,鄧小平回答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鐘”著名記者華萊士關于“臺灣有什么必要同大陸統一”問題時,嚴肅指出:“這首先是個民族問題,民族的感情問題。凡是中華民族子孫,都希望中國統一,分裂狀況是違背民族意志的。”中華民族是追求并實踐著大一統的民族,這一點早已深深扎根于擁有五千年文明史、兩千年大一統歷史的每一名中國人內心深處,基因代代相傳,不可能被改造、切斷或轉化。古往今來,即便在中國暫時分裂、分離或動蕩的年代,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的主流,追求統一始終是刻在每一個中國人血脈中的基因。任何中國人,中國政府、中國軍隊、中國政黨、中國政治勢力,都必然或必須
追求統一,“入主中原”的本質是認同和統一。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分裂從來沒有代表總流向,統一才是千流奔騰不息之所歸。中國統一的潮流一浪高過一浪,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廣泛、更加深刻、更加扎實。這是中國歷史進程的一條鐵律。如果誰敢違背這條鐵律,就必然被人民和歷史所淘汰、懲處。目前海峽兩岸尚未統一的狀況注定是暫時的,重歸一統天經地義、勢所必然。如果“臺獨”分裂分子不相信這一套,可以試一試!
2016年民進黨再次執政以來,猖狂“聯美謀獨”,逆潮流而動。2024年民進黨“破天荒”連續執政,氣焰更加囂張,迄今沒有表現出任何面對兩岸現實、面對中國歷史、面對列祖列宗的誠心或善意,仍然固執于利用美國對華戰略競爭搞投機,以為“臺獨戰略機遇期”轟然降臨,以為“臺獨機會之窗”機不再來。這是戰略上短視、對歷史的藐視、機會主義思維作祟,其結果必然是挑戰、失敗,再挑戰,再失敗。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文章中指出:“黑格爾說,一切重大的歷史事件和人物都會出現兩次。他忘記補充一點:第一次是作為悲劇出現,第二次是作為鬧劇出現。”民進黨和“臺獨”分裂分子這場鬧劇再演下去,勢必慘敗、粉身碎骨!
第二,中國統一正當合法。臺灣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以來,盡管臺灣與祖國大陸尚未統一,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這是得到國際承認的戰后秩序重要組成部分,見諸包括《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在內的國際法文件。其中《開羅宣言》明確:“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2月31日,中共中央發布《告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指出1950年的任務是“解放臺灣、海南島和西藏”“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從法理上講,海峽兩岸統一根本就不是領土主權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捏造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公然派出軍事力量阻撓中國人民解放臺灣。“臺灣地位未定論”直接違背《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違法亂紀”行徑,是美國政府給此前自己言之鑿鑿拋棄蔣介石統治集團的《美國與中國關系》白皮書、關于“不介入”中國內戰并包括放棄臺灣的一系列政策和表態進行單方面自我解套的實用主義政治伎倆,與29年后玩弄“與臺灣關系法”的政治伎倆如出一轍,沒有任何正當性,國際社會不承認;“臺灣地位未定論”罔顧國際法,不講國家信用,翻手為云,覆手為雨,霸權主義心態暴露無遺,令人不齒!
七十多年后的今天,美國再提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炒作聯合國2758號決議所謂適用范圍,為民進黨和“臺獨”分裂勢力捏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依據,也為今后組織國際干預埋下伏筆,還意圖給兩岸統一后的中國制造障礙。請問美國這些人,既然“臺灣地位未定”,那么美國1979年為什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臺灣當局“斷交”?如果“臺灣地位未定”,你為什么長期不提了今天再提呢?如果聯合國2758號決議精神果如今天你們所言,這不是對當時贊成該決議的聯合國及其會員國的政治信用及智商的羞辱又是什么?謬論就是謬論,不值一駁!美國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消費、透支自己的國家信用,今后誰還敢與美國人訂立契約、誰還相信美國人的契約精神?臺灣人就相信美國人時下“堅如磐石”的承諾嗎?“疑美論”從何而來?
第三,中國統一造福臺灣同胞。從歷史層面看,統一將結束臺灣長期以來內部動蕩不定、外國染指不斷、前途悲觀莫測歷史,拔除不確定性,奠定確定性,臺灣將成為民眾安居樂業的美麗之島。臺灣有著一輪又一輪的悲情歷史,結束悲情是海峽兩岸共同的愿望。臺灣的悲情實質上源于兩岸分離。“獨立”結束不了悲情,只能是新一輪悲情的開始。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沒有區域“獨立”的安睡空間,臺灣悲情循環的終結必在民族復興進程中的統一,統一之后的臺灣才會再無外部勢力敢于染指、分裂勢力敢于作亂、無社會撕裂可被操縱,從此將長治久安,永續和平發展。從政治層面看,統一將結束臺灣現代化進程及“政治轉型”方向的不確定性,與香港、澳門一起在現代中國建構起舉世無雙的“一國兩制”特殊優越制度群,不但造就自身現代化進程和制度文明建設重大飛躍,也造就整個中國現代化進程和制度文明建設重大飛躍。即便是臺灣的民主制度建設,也會因為“臺獨”消亡而突破瓶頸,走向成熟。從經濟層面看,統一將徹底解放臺灣受兩岸關系復雜影響、島內陣營矛盾嚴重約束、國際變局混沌沖擊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實現新的飛躍。屆時臺灣經濟不但將優先享受勢必成為世界第一的整個中國經濟的復興發展之利,更將以更加安全穩定、更加全面開放、更加國際化的體系,在世界經濟之林中獲得更有利競爭地位。依托同屬一個中國、希望臺灣繁榮發展的中國大陸,而不是處心積慮吃掉臺灣優勢的美國、日本及其他西方國家,更有利于臺灣經濟永續發展。從社會層面看,統一將緩解臺灣內部階級、階層矛盾和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為建設公平正義社會提供不可替代的強大推動力和支撐條件。祖國大陸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為民執政的理念,勢必強有力影響臺灣社會治理方向;祖國大陸支持港澳臺經濟社會發展、全體同胞生活改善的政策措施,將會更直接助推臺灣社會均衡發展;祖國大陸豐富的經濟社會資源,能夠及時為臺灣釋放社會矛盾壓力提供緩沖地帶和調節功用,這也是“一國兩制”的特殊優勢。從涉外層面看,統一將擴大臺灣民眾“國際活動空間”,提高國際身份地位,享受世界一等大國公民榮光。“有強大祖國做依靠,臺灣民眾在國際上腰桿會更硬、底氣會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嚴。”靠出賣核心利益換不來外人永續的擔保,唯有融入偉大祖國才能根本改變自身地位與命運。統一之后,臺灣將由“棋子”變成主人,臺灣地緣優勢與整個中國地緣戰略實現歷史性對接所形成的強勢地位將震撼世界,使得臺灣在整個中國、整個世界的地位煥然一新。從安全層面看,統一將使臺灣徹底擺脫安全顧慮,真正實現永續和平與安全,防止成為地緣戰略板塊結合部亞太版“烏克蘭”。在地緣和安全戰略上,與祖國大陸融為一體,外部勢力將退守千里。甘做“獨立”的結合部,扮演千年沖突不斷、命運不定的角色不是一個好主意。從家族傳承層面看,做統一促進派將無比榮耀、光宗耀祖,做“臺獨”追隨者萬民唾棄、后世蒙羞。“今日臺灣統派,明日民族功臣”“今日‘臺獨’分子,明日汪精衛秦檜”。中共二十大政治報告有個重大宣示,就是進一步明確支持愛國統一力量。祖國大陸已宣布懲辦“臺獨”分子的政策并連續實施。可以設想,兩岸統一之后,一切為統一做出過積極貢獻的同胞、團體、實體,都會獲得表彰,“臺獨”分裂分子必然得到應有的懲罰。(鄭劍,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