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統一護國佑民 眾望所歸任重道遠
2003年11月,世界各國越棉(柬)寮、越柬寮華人各界團體會長及代表3000多人,以及中國各地越柬老華人各界團體會長代表1000多人,齊聚廣東省廣州市,出席中國廣東省僑聯主辦的世界越棉(柬)寮華僑華人代表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蒞臨大會。大會通過決議,成立世界越棉寮華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并通過了世界越棉寮華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章程,選舉我出任會長。從此,世界越棉寮華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代表世界越棉(柬)寮華人團體,開展反“獨”促統,向全世界宣告越棉寮及越柬寮同胞絕對不會容忍任何“臺獨”。越棉寮及越柬寮同胞,是1975年越戰結束后從越南、柬埔寨及老撾逃亡到世界各國的越棉(柬)寮華僑華人,數量200多萬人,散居于東南亞、歐美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
樂于奉獻熱心僑社
2023年新春,中國駐澳大利亞墨爾本代總領事曾建華向僑胞致春節賀詞時,以“樂于奉獻熱心僑社”勉勵我,特別指出,我關心支持中國發展和兩岸和平統一,獲得各界高度認可,受到僑胞尊重。墨爾本華人作家、世界越棉寮華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黃潮平寫道:“我所認識的洪紹平,更為社會各界所珍惜。”我于1946年出生于越南,在越南讀書、成長,但是在我心中,我永遠都是中國人的后代。1964年,我畢業于西貢大學,1966年在美國獲得碩士學位后返回越南。畢業那年,校長介紹我到西貢《越華晚報》,之后到《亞洲日報》做記者。1973年,我當選為越南華文報記者公會主席。當時的我還是一名軍人,越南軍方特準兼職報界。1968年,越南處于戰爭時期,我完成學業之后被送入越南守德后備軍官學校就讀,畢業后保送美國軍校深造,之后返回西貢進入越南傘兵特種部隊,1973年晉升上尉軍銜。
1975年4月30日越戰結束,我沒有跟隨其他人逃亡,而是選擇到西貢一所勞動改造中心報到。在那里,我度過了漫長且艱難的8年時光。后在各方幫助下,我終于離開了勞動改造中心,1987年獲得澳大利亞政府人道收容,批準移民澳大利亞。我和全家以澳大利亞同盟軍隊越南退伍軍人身份正式移民澳大利亞。
1987年,我抵達澳大利亞墨爾本,沒有直接向澳大利亞政府收容中心報到及申報,而是選擇了自力更生之路。在親友支持下,我創立了《新海潮報》,開辟新的人生道路。首先,利用報紙向澳大利亞介紹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城市建設和發展。宣傳報道到澳大利亞訪問的中國各級代表團,促進中澳友好。其次,協助來自中國移民澳大利亞的人,鋪道搭橋,幫助大家安居樂業。第三,得報紙之便,為中國留學生仗義執言,爭取居留權。我還利用報紙的影響力,出面支持政府,協助打擊種族歧視,反對澳大利亞一族黨政策,反對白澳政策。
我協助維多利亞州華人社區申報籌備華僑華人協會、閩南會館、福建同鄉會、高齡華人社會福利基金會、澳大利亞越棉寮華人團體聯合會、全澳華人聯絡會,全部獲得通過。
1992年,我開始推進以商養報計劃,繼續維持《新海潮報》經營發展26年后宣告結束報紙運營。
2017年,我遇見了越南傘兵退伍軍人澳大利亞總會主席,這是我在越南的老朋友。老友建議我到澳大利亞退伍軍人協會,首先申報工作,之后申請退伍軍人津貼。從此,我得到了退伍軍人的固定津貼,解決了部分生活所需。
舉辦和平發展論壇
2013年3月24日,首屆和平發展論壇在臺北舉辦,海外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首次入島舉辦活動。世界越棉寮華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辦,國務院臺辦、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派團出席論壇。海外統促會代表,臺灣部分政黨和社區代表作論壇發言,表達了海內外華僑華人促進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共同愿望,海內外華僑華人都是中華兒女,要加強交流合作。
2013年12月1日,第二屆和平發展論壇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宋昱旻主持論壇開幕式。
2014年6月11日,第三屆和平發展論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
2015年8月29日,第四屆和平發展論壇在臺灣高雄市舉行。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臺灣季麟連上將和張鑄動中將演講重申了抗戰勝利的特別意義。論壇針對臺灣“九合一”選舉之后將何去何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
2016年11月6日至8日,第五屆和平發展論壇在香港舉行。論壇各項議題討論激烈,觀點多有爭論,問題分析深入。
2019年8月17日,第六屆和平發展論壇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辦。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國慶,世界近20個國家和地區華僑華人代表,以及澳大利亞華人團體近800人匯聚一堂。兩岸形勢惡化,香港發生暴亂,基于此,論壇發表宣言,明確表達反“獨”促統及對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